PreAngel创始人王利杰:写书的“异类”,只投资异类

2017年 09月 13日    来源:寻找中国创客

至今,王利杰带领PreAngel投了6年,花了4亿,项目300个,裂变出荷多资本、喔赢资本等七个子品牌,还在美国设立了美元基金PreAngelLLC,共管理10亿人民币规模的资金。

7月5号下午两点,国贸嘉里中心的一间书店里,没有摆书的地方挤满了人。

“下面有请两位嘉宾——”主持人话音未落,坐在第一排的两位男士同时站起身。场地空间有限,这个“闪亮登场”——变成了象征性的转身,微笑示意。仍有观众激动的叫出了声。

书店里没有舞台,闪光灯闪的频率也不够。再仔细看,胡海泉的右边不是陈羽凡。

这是天使投资基金PreAngel创始合伙人王利杰《投资异类》读者见面会的现场。即便是找来明星朋友助阵,王利杰也不怕喧宾夺主。在场的全是他的书迷,更何况,还有观众小声说,“摘下墨镜更帅”。

王利杰没摘墨镜。胡海泉也得以放下偶像包袱,以投资人的身份为好友助阵。 “利杰和我都是【投资业界】的异类”,胡海泉在给《投资异类》的序中写道。但这个“异类”是不同的,胡海泉的异类表现在以音乐人身份跨界投资,王利杰则是,作为专业投资人在投资方式上的与众不同。

事实上,王利杰的异类体现在更多方面。“他喜欢偏执的人,自己也偏执。”PreAngel旗下十维资本创始合伙人张军这样形容他。用王利杰自己的话说,他喜欢投资“异类”创业者,包括偏执狂、智商碾压他的人,All in的人,喜欢“一开始能吓倒我”的项目。

他关注“异类”领域,认为区块链是小机构的机会,消费升级“谁都能看懂”;无人机最火的时候,他投了反无人机的项目。

王利杰自己也是投资领域的异类。没跟过一天“师父”,经常是“白天看上项目,晚上就把钱打过去了”,PreAngel裂变出的合伙制也独一无二。写这本名为《投资异类》的书,投资方法讲的少,内容大多为如何提升认知,方法包括研究量子物理、概率博弈、星座命理和“没事瞎想”。

PreAngel创始人王利杰

聚合·裂变·聚合

“如果A选项是100%的概率马上获得500万元,B选项是有50%的概率在5年后获得1亿元,你该怎么选?”读者见面会一开场,王利杰向所有人抛出这个问题。

讨论从小范围扩散到全体,声音和声调都在升高,王利杰等了一会,让这种效果再激烈一点。几名观众举起手,他挑了其中一位男士,亲自递上话筒。“我选B。”他的读者说。

如果从价值的角度来看,B选项对应的价值是5000万元,即使需要等待五年,按照34%的复利折现到今天,价值也超过了1000万。“很多人觉得B选项存在50%的不确定性,万一损失了就一无所有了。”王利杰说。但是,在现实中,50%对投资机构来说已经算是非常高的赢面了。

“选择B,然后以8折的价格卖给其他买家,这样马上就可以收获800万元。”在场观众提出这个设想,也是王利杰书中给出的答案。但是,还能做得更好。

2011年,王利杰创办PreAngel,把答案变为现实。找10个朋友,每人投10万,自己再把这100万元投资给10-15家找他做顾问的公司,公司们很乐意这样,因为不但不用交顾问费,还能拿到投资。王利杰以此换得2%-5%原始股,将这些的一半收益返还给出钱的朋友们。三赢!

虽然投资金额在100万元人民币以内,都可称为种子轮,但王利杰平均到每家10万的金额,真的太少了。

“连10万都缺的话,创始人也忒屌丝了点。”有知乎网友调侃他,但PreAngel的第一年就做了四期,拿他钱的公司,更多看重他“小投资+大资源”的模式。给他钱的朋友,都信得过王利杰的人品和眼光。

2008年,王利杰创办“移动2.0”论坛,原本想为自己的创业项目“电子名片”积累客户,却意外地完成了“人脉原始积累”。正值移动互联网创业之风渐起,慕名找王利杰帮忙对接资源的人越来越多,他也乐意帮忙,促成了很多笔投资,也因此获得一些期权。

可是,这种“股权对接换股权”的模式,并不能带来足够的现金流。王利杰“拉皮条”的角色,也少了些价值。在同行和大佬的建议下,王利杰的PreAngel正式开始以基金模式运行。

不仅 “顾问”的角色更体面了些,王利杰也从“乙方”变成“甲方”,有了更大的选择权,也开始最大限度的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至今,投了6年,花了4亿,项目300个,PreAngel也裂变出荷多资本、喔赢资本、十维资本、伽利略资本等七个子品牌,还在美国设立了美元基金PreAngelLLC,共管理10亿人民币规模的资金。

投资金额也终于从单笔10万元,升级到了单笔2000万元封顶。然而不管投了多少钱,王利杰依旧抱着顾问精神,保持着最大限度提供资源的初衷。

拉群,是王利杰经常使用的资源对接方式。蜗牛小店的创始人第一次与王利杰见面,就被拉了群。简单了解项目后,王利杰拿出手机,思考片刻,拉了个7人群。“原本是2个人的早餐,延展到6、7个人在微信群里同时互动,10分钟内就安排了和几位朋友见面。”

这种资源极度共享的态度,运用在管理上,催生出了“裂变”的机构文化。一般的天使机构都有个灵魂人物,而他的整个机构的风格就是他的人格。PreAngelFOND旗下的9个子品牌,均由裂变而来,“谁有能耐谁就独立。”王利杰给这个能耐定的标准是“募到五千万”,范围是任何人。

PreAngel旗下十维资本的合伙人张军,是第一批独立决策权的尝鲜者,现在做了2期基金,累计规模4亿,投高科技方向。同样做了六年,张军一直对两个失败的项目耿耿于怀:在裂变方案提出前,两个项目都是经过投委会选出的,可最终两个项目都失败了。 这让张军深刻地意识到,天使一定不是群策群力出来的,而是要走自己独特的路。

对合伙人,王利杰能给到绝对独立的决策权,从来不管,自己只是后盾,背地里帮忙整合资源;裂变的方式也没上限,他的逻辑里,给新人足够的机会才能把这个生态、这个家族做大。

不留后路的偏执狂

张军认识的PreAngel始终在创新,看最前沿的技术。比起其他投资人,王利杰的特点是,相信,两层含义:相信未来,相信创始人能够干成。“我见过的绝大多数投资人对于项目,首先是基于怀疑。”张军说。

这种相信绝非空穴来风,王利杰看人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要想创业成功,除了天生就没退路,还有一种,就是“把自己逼到没退路”。

他回忆自己的初次创业:做通过手机传输的电子名片,想法超前,也解决痛点。一年后,由于团队技术水平有限,钱很快花完,还没拿出1.0版本。人才匮乏、管理混乱、技术难题等等问题接踵而至。“所有困难如大山一样压我身上,”王利杰在书中写道,“我想,我是失败了。”

总结经验,他觉得是“逼自己的程度不够,吃苦能力没达到我欣赏的创业者”。

王利杰喜欢偏执,朋友李磊是王利杰欣赏的偏执狂之一。李磊普通话不标准、语速极快,每一句说完都要硬加上一个“ok?”,语气听起来却不像在征求意见。和李磊通电话的前十分钟,很可能听不懂他在讲什么。

但是,只要提到“以色列”三个字,他的声音和语调明显上扬。李磊的电脑硬盘里装着所有以色列科技公司的数据,他本人就是数据库索引,随时抓取,精准到第五级的子目录。王利杰觉得李磊是“长着中国面孔的以色列人”。

从以色列公司出来后,李磊创办SanKoBot,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方向。创业之初,李磊吃住都在办公室,几个月不回家,着了魔地研究技术,还差点为此离了婚。王利杰觉得他是那种为了做一件事可以牺牲一切的人,包括普通人不愿放弃的个人健康和幸福生活。

尽管李磊有点狂,给自己公司定了很高的估值,动不动就是“这个以色列公司我帮他们做了xx,讲出来可能很多人不相信”,但是王利杰咬着牙,一亿的估值投了他的天使轮。

事实上,李磊有着很高的国际视野。几天前,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等一百余位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人士联合发出公开信,李磊作为唯二的中方代表,向联合国呼吁禁止开发与使用杀人机器人。

在PreAngel的官网右上角,有一行橙色的字:陪伴,是最好的支持。这不是一句简单的LOGO,鼠标移过的时候,箭头变成了“小手”,点开它的人,也许离成功更进一步。

画面跳转到名为一个“简单的商业计划书”的界面,里有一道选择题:为了这个项目你愿意投入什么? 有四个选项,如果选择”全力以赴,我将会把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投入到这个事业,不留退路。“或者,”我已经投资了我大部分的财力和全部的精力,还会持续投入更多。”则被王利杰约谈的可能性很大。

超级猩猩的创始人跳跳,做的第一份BP不是给投资人看的。痴迷健身的她与老公一起创业,却在节骨眼儿上怀孕了。两人把全部积蓄投在创业上,眼看孩子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拿什么养呢?

小两口把家中的四位老人接到家,讲起自己的商业计划。四位老人当即表示支持,把孩子的抚养任务和奶粉钱都承担下来。拿到了第一笔“投资”,跳跳和老公准备把车也卖了,继续投入公司。

“超级猩猩”想做不卖年卡的健身房,按次付费,还可以在APP预约教练。建筑师出身的跳跳,还做出了小区里第一个集装箱健身房。热爱健身的王利杰看好这个产品,犹豫于“夫妻创业本来就比较敏感,何况女创始人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

在听了跳跳不给自己留退路的故事之后,王利杰当即决定投超级星星的天使轮,200万很快到账,PreAngel获得超级猩猩20%的原始股。

PreAngel天使轮投资一年之后,估值翻了15倍。两年后,超级猩猩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银泰资本想以900万的价格买PreAngel在超级猩猩3%的股份,理所当然被拒绝。PreAngel现在保持着超级猩猩除创始团队外第二大股东身份,持股12.5%,价值3750万。

唯信仰和耐心可破

“我想做中国23年后业绩最好的基金。”王利杰告诉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的记者,他要陪创业者们慢慢长大。

这一期新募集的基金,王利杰设定的退出期限为23年。而国内天使投资机构的一般做法,会在企业上市之前就退出一些,有的甚至全部退出,这种周期一般是5—10年。

“看一下腾讯的股价走势图,基金是10年的话,你在腾讯上赚不到钱。”王利杰说,要想在腾讯上赚钱,从天使轮投入,得拿到19年。

基金只有十年的话,项目必须快速赚钱;或者投出一百个独角兽,每个项目到十亿美金退出,这种命中率几乎没人能做到。即使这样,赚的钱也不如只投一个亚马逊然后拿了23年赚的钱。

同样,愿意把一笔钱放在王利杰手里23年的,除了老股东蔡文胜、杨向阳和李竹等,还有合伙人张军和胡炜。“基金就应该那么长年限。”这期23年的人民币基金,目前已经全部募集完毕。

PreAngel成立前三年,王利杰觉得投资他的人,更多是对他人品上的认可。经过了六年的积累,尽管王利杰认为自己投资水平才及格,但LP们对他有了更多能力上的认同。就像,一家初创企业和一个初出茅庐的创始人,最大的标签就是“变化”,那代表着与时俱进地进化和成长。

九樱天下CEO王迪鹏从走廊尽头走来,黑衣白裤黑鞋,脚步苍劲。走到镜头前,坐定,他先是笑笑,然后微低下头顿了一会,“想实现热血的事情也需要一帮理性的人。”说出他纪录片里的第一句台词,“一定是这样。”他又补了一句,边说边重重的点了点头。

这是王迪鹏给央视录制的《发现者说》纪录片的开场。如今的他,理性了很多。公司成立之初到现在,经历了几次转型,终于确定方向。他们要做国民第二社保,把老年人社区变成“桃花源”。

2014年5月,九樱天下遇到了很大的困境,一家机构在签了投资备忘录并打了首笔款之后毁约,并要求还款。公司需要业务扩张,资金并未足额到位。情急之下,三个合伙人压上了全部身家借来一千多万,还是不够。

周边大部分人都对公司失去了信心,但是王利杰却对联合创始人刘小淇说:“我还有400多万借给你,你还给他们吧,我们重新融资。如果需要,我卖了房子也支持公司。”这是刘小淇对王利杰印象最深的事。

之后,九樱顺利融到了A+轮,不但还了欠款,还一直把公司做大到今天。

“那些极端的伟大认为总是强迫自己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去体验这个世界,总能以全新的角度看。找到具有洞见的创意。但是,人们常常认为他们是疯子。”这是世界第一偏执狂埃隆马斯克的第一任妻子评价他的话。王利杰把它收录于书中,想必深有共鸣。

王利杰还经常要扮演精神导师的角色。

李磊的公司搬家,旧办公室租给了王利杰的朋友。才过几天,李磊拉了个群,说搬家时挂在公司墙上的一副画忘拿了。没想到租客也偏执,死活不给,签约的时候把没带走的都送给人家了,还签了交接清单,要我们遵守契约精神。李磊非常执着,硬要拿回来。

王利杰当时正在健身,跑完步看到微信里的对话,只留下一段话,自己退了群。之后他给李磊发信息,“以后你要面对的考验更多,现在也只是一幅小小的画,将来你要放下的是千万美金的损失、及时止损、砍掉一个产品线,或者面向大众鞠躬道歉,这些更大的心魔你怎么克服?”

其实,李磊如此执念,也有着自己的原因。那幅画是在自己最难过的时候朋友特意画给他的,对他来说意义很大。但是,他觉得王利杰批评的对,也不再执着了。

李磊承认自己有时候陷入了“当局者迷”的困境,王利杰就是他的“首席批评官”,提出的意见也照单全收。“去年我最低潮的时候……他鼓励我……”,采访中的李磊难得顿了顿。

“作为天使投资人的一个作用就是要做一面镜子,客观地把我们看到的反馈给他们,让他们自我改正、自我提高、自我迭代。”王利杰在书中写道。

异类天使投资的元认知

即使投出了3年200倍回报的九樱天下,1年18倍的蚁视VR、2年180倍的医联和4年56倍的游友移动,王利杰还是觉得,自己的前九年是不合格的,“《投资异类》这本书写完,我才给自己打60分。”今天是60分,昨天肯定不合格,明天还有40分要提高。

你怎么权衡工作和生活?他笑着说,没有权衡,只有工作。睁着眼都在工作,陪家人旅游也在工作,老婆问他什么时候放下手机?他说,身边亿万的富翁都很拼啊!

王利杰的自律在圈里是出了名的,每天早上5点起床打卡读书锻炼。写书的这段时间,他增加了一项打卡内容,每天早上6点到10点,先把当天的内容写完之后再处理工作的事。

“我比别人自律一点,但还是不满意。”他觉得达到100%自律的话,他应该是一个标准的肌肉男,“我喜欢那样的状态,但是我没做到,说明我自律还是不够。

说这话的时候,他看上去有些失落,表情和“我在创业的时候,吃苦能力还是不如我欣赏的人”时一模一样。

即便如此,他还是相信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即使在2001年选择创业,取得一般性成功,也未必比得上在2001年加入腾讯,努力工作拿到期权,如今获得的股票收益。”王利杰分析,更何况,在腾讯工作16年收获的认知和朋友圈,是未来的另一笔无形资产。“选工作,相当于把自己投给公司。”

“每个人都是投资者,我们的资本就是我们的时间和经历,而我们投的项目就是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推出《投资异类》的湛庐文化策划编辑吴悦琳为这句话做了注解。

但事实上,王利杰先生最初只是想写一本给“对投资感兴趣,希望加入投资领域”读者的书。

吴悦琳第一回拿到书稿时,并没有看到很多专业投资书籍中常常出现的文字和图景,更多的是关于问题背后的本质的深入探索。在策划的过程中,吴悦林开始意识到,这本书的读者群远不止这些。

天使投资也可以看做认知变现的一种形式。但挣钱还是次要,在企业还很小的时候,看准投中,耐心陪伴,看着他们做到很大。“这是最有成就感的事。”王利杰说。

王利杰喜欢智商能碾压自己的创业者,之前自己很看好的一位年轻人,却被IDG先投了,这件事让他耿耿于怀。“想尽办法去打开你的知名度,然后让好的项目知道你,找你,愿意拿你的钱。所以PR很重要,你得先打开局面,你的投资方法论才有发挥空间。”他说。

那你觉得现在打开了吗?“所以要写书啊。”王利杰说。

这是王利杰和PreAngel特殊的PR方式,写了一本书。

“当然也不全是为PR,实在是自己分享欲望太强。”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

投资中国网
标签:
首页2,裕马广告(美女与电脑) 广告
暂无评论